023-6887-7808 詹经理
158-2336-8448 张经理
158-2324-4768 熊经理
023-6887-7808 詹经理
158-2336-8448 张经理
158-2324-4768 熊经理
注 浆管注浆压力的控制需结合地质条件、注浆材料及工程需求动态调整,既要保证浆液充分扩散,又需避免压力过大引发结构变形或漏浆,不同场景下的压力范围有明确规范。
地质条件是压力设定的核心依据。在软土地层中,注浆压力需控制在 0.2-0.5MPa,压力过大会导致土体隆起;砂卵石地层孔隙率高,需提高至 0.5-1.0MPa,确保浆液填充裂隙;岩石地层因结构致密,压力可升至 1.0-2.5MPa,但需通过先导孔测试确定临界值,防止岩层破裂。
注浆材料特性决定压力调节方式。水泥浆流动性好,压力宜平缓递增;化学浆液凝固快,需控制在 0.3-0.8MPa,避免管路堵塞;超细水泥浆因颗粒细,压力可略高于普通水泥浆,确保渗透半径达标。
工程类型对压力有特殊要求。地基加固注浆时,压力需与地基承载力匹配(如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≥150kPa 时,压力≥0.6MPa);隧道管片注浆压力不得超过管片设计承受压力(通常≤0.8MPa),且需低于掌子面前方水土压力的 1.2 倍;防水堵漏注浆压力应比渗漏点水头压力高 0.2-0.3MPa,以形成有效止水帷幕。压力控制需遵循 “分级稳压” 原则。初始阶段(0-30 秒)以 0.1-0.2MPa 低压试注,检查管路密封性;正常注浆时按地质分段升压,每段稳压 3-5 分钟,观察流量变化(稳定时流量波动≤10L/min);终压阶段需保持设计压力 3-10 分钟(砂层取上限),确保浆液充分固化。
施工中需实时监测压力异常:压力骤降可能是管路破裂或遇空洞,应立即停注检查;压力骤升超过设计值 1.5 倍时,需打开卸压阀降压,防止设备过载。同时,记录每 5 分钟的压力值与注浆量,绘制压力 - 流量曲线,当曲线趋于平缓且注浆量≤2L/min 时,可判定达到终止标准。
特殊情况的压力调整:近距既有建筑(距离≤3m)注浆时,压力需降低 20%-30%,并采用跳孔注浆;冬季施工(环境温度≤5℃)因浆液黏度增加,压力可提高 10%-15%,但需同步缩短稳压时间。通过精准控制压力,既能保证注浆效果(如结石体强度≥3MPa),又能规避施工风险,是注浆工程质量的关键保障。